(资料图)
租房作为新市民、青年人开启城市生活的“第一站”,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增强居住信心、提升居住幸福已成为时下撬动我国居民消费回升、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数据显示,我国租赁居住人口超2亿,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尤其在大城市中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租房居住。进一步提升租房供给品质、提高居住服务保障水平,让新市民“租得起、住得好”成为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题中之义。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受访者供图,央广网发)
两会期间,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表示,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支持发展专业化长租机构是关键。
对此,张水波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发展专业化长租机构。要着力发展法人主体的专业长租机构,管理运营机构化长租房并形成市场规模。一方面,长租机构通过标准化改造出租,能有效盘活存量闲置住房、扩大市场供给规模,满足租客群体日益提升品质居住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输出规范化租赁合同、网签备案等手段,促进交易真实性,同时帮助主管部门完善市场管理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房源无备案、租期不稳定等问题。
二是鼓励专业长租机构向房东设置“房屋出租保底收益”机制,长效维持租房市场供给端的稳定。长租机构可通过对市场行情、租金预期、房屋品质溢价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研判,设计一定比例的保底收益,按月向房东支付。此举能有效避免早前租房市场中“高收低出”的模式弊端和资金链风险,同时能进一步保障房东权益长效稳定,增强房东对出租市场的信心,进而形成长期委托出租的合作关系,扩大租房市场供给质量和数量。
三是鼓励专业长租机构为租客免除租房押金。长租机构可与征信机构联合,采用信用认证的方式,对达到一定信用分的租客免除租房押金。此举有助于降低新市民、青年人的租房压力,“轻车简行”快速融入社会生活,提高租房安居的幸福感。同时有助于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