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4月20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预制菜 新食尚”为主题详解预制菜消费新趋势。报道强调,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体系,是保证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为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新赛道的加快发展守好安全门,仍需多方努力。今年3月,山西省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展、集群作战”,集聚社会各界智慧力量,汇聚产业发展强大合力,在新赛道行稳致远。
“预制菜”一头连着种养殖业,一头连着餐饮消费,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也因为它的方便、快捷、品类多,逐渐成为广大城乡居民家庭餐食的“新宠”。据统计,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了4196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政策利好“保驾护航”,预制菜迎来了更加健康、理性、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山西省依托农牧资源、品牌力量、产业技术等特色优势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蹄疾步稳掀起预制菜产业发展浪潮,与同行一道守住食品安全,提升菜品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美味的优质产品。
拧紧食品安全阀,吃得放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预制菜到底香不香,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舌尖上首要的“味觉”。从自热小火锅、米线,到5分钟就能出锅的鱼香肉丝,再到东坡肘子、佛跳墙……近些年,预制菜产品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恰到好处地踩准了城市生活节奏,连接了“菜篮子”和“菜盘子”,确实为人们的餐食带来了便利。如何让消费者一直保持“在线”状态,关键还是要安全过关,没有质量保证,一切繁荣都是“泡沫”。要强化安全监管,预制菜作为新兴产业,相关职能部门要及尽快制定完善行业标准,明确准入条件,通过供应链管理、设备检查、公开通报、媒体监督等办法加强监管,杜绝油太多、钠超标、小作坊、添加剂等现象,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同时,生产企业要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在食材新鲜、用料限度、环境卫生、真实宣传上多下功夫,规范生产经营,守牢安全底线,走稳预制菜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之道。
把好营养品质关,吃得美味。当前社会,饮食追求吃得健康、吃得愉悦,《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61.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有待提升,所以,营养美味导向型的预制菜在未来消费市场肯定更受欢迎。口感不变、营养不流失,就需要我们在技术攻关上再加劲,比如,山西北肉冷链加工产业园是我省及周边省份单体最大库容的全自动智能立体冷库,我们要用好用足我省冷链优势,搭建好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不断改进食品贮运、工艺流程、加工操作和冷链保鲜等技术,从而稳定菜品的口感和品质。要在“特”字上做文章,山西省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六味斋、冠云、双合成等老字号也正抓住预制菜“东风”,推出一系列面点、糕点、酱货、家宴等。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我们要深挖晋粮、晋菜、晋肉、晋果等农副产品附加值,深耕三晋特色传统饮食文化,打造山西特色美食+文化IP,一方面激发农业农村农民活力,另一方面辐射带动二三产相关企业共同发展,进而培育壮大产业链,合力打开我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新空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要在预制菜的标准建立、产品研发、风味提升上下非常之力、恒久之功,以预制菜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供应链优化,打响山西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让世界爱上山西味。(张慧)